集數列表
1
-
49
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十六觀 012
●如果一個佛教徒,他只是對於因果上面有產生了一種畏懼的感覺,所以我要做好事那麼我要起好念,這樣是不夠的。第一從自我習氣等流習氣的整理,然後進階自他關係的不結構,除了拆解的以外,還要進入瞭解兩種無漏的因果,只有這兩種無漏因果的走向可以帶出輪迴,也就是從輪迴六道中而拔除出來,這個就是無漏因跟無漏果。在北本《大般涅槃經》卷十二裡面記載,它說無漏因指的是什麼?戒定慧三無漏學。那我世俗的因果是不是可以拋開?你拋不開,為什麼?因為你習慣性是起心動念的,你習慣性是在自我的習氣裡,不斷地在裡面重複再重複滿足自己,所以一個真正要修行無漏因,無漏果的人,他必須先整理自己開始,而在人事物的處理跟生活面裡面,他看到的是因緣果裡面的實相因緣果,看到的是無生滅而瞭解生滅,以無生滅來瞭解生滅,而非去瞭解生滅這是不一樣的。
●常常看到很多修行人,會顛顛簸簸地來來去去,是因為他沒有全面修,偏食,他並沒有全面在修,他是挑嘴地修,既然挑嘴就要花很長時間來補。可是我們一般不願意全面接受,因為我們只挑嘴挑我要的,我現在要的。你要隨順這因緣裡面,全面接受不拒絕,也懂得如何去平衡跟搭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