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數列表
1
-
49
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十六觀 011
●生命之樹這個心樹,由因所生出來的果,我們在有為法裡面,所以前後相續,相對於前因所以生出後面的法,最後結構出來的答案叫果。我們要看我們有哪幾種果?經論裡小乘有部跟大乘唯識宗它分五果,看我們怎麼建構我們的果?
第一、叫等流果,等流果 與他人沒有關係,是自己的習氣。
第二、叫異熟果,異熟果的話就是有結構的,有善跟不善的業因。
第三、每一個獨自存在都有士用果。
第四、叫增上果,增上果 講的是有助力。
我們這四果的背後,是在有為的結構中,有為的結構就有為拆,它就是一個平衡而已,你甘心忍受,布施出去吧,布施出去是把念頭化掉。如果你是等流果,你改習氣吧。
●不要住假相的靜當中,不住,讓自己很自然地完全放掉、放鬆,完全放鬆丟掉你以為這是境界,如果你以為這就輕安,這個就對了!這是我想要!而這八識的東西就被你壓著,蓋著,它有一個薄膜,一個力量你去壓它了。所以這個也不能住,就是你不動然後在一種開放的狀態,八識田中的東西種子它會現前,而這個現前,是根據你種子識裡面的排行榜,因為它有一些因緣快到了,那這個現前的過程裡面你不要解釋它,你只有看它不解釋它……。
●只看 不解釋,你看著它,然後它會有過去的關係法的圖騰,人物、寓意,你的情緒…圈起了這樣的一個關係羅網,有善緣、惡緣,最後這些善緣跟惡緣並不重要,你會發現你會抓中心的東西,叫無為的法緣,你想要用這一塊來讓所有的關係法淨化,因為淨化的這部分自己可以辦得到,而對方的部分,你就會無條件的給,那至於他什麼時候放下你,必須你先放下他,這樣這一觀有沒有意思?這就是你生命之樹,而這個果最後我們要用的是離繫果。第五個果,離繫果就是離開煩惱的束縛,離繫果指擇滅及涅槃而言,由一心放下有為,離繫果之所以會完成,一定八識的東西處理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