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十六觀 009

集數列表

1 - 49
1 - 15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 - 30
31 - 45
46 - 49
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十六觀 009

●經典裡面談到七種捨,第一個捨心性平等,情無存著。第二個於眾生捨離一切怨親等礙。第三要捨一切貪瞋等過。第四見生得脫,不復憂念。第五證空、平等、離相。第六自捨己樂,施與他人。第七益眾生無所希望。

●《俱舍論》舉出六種受因緣之斷壞而當捨棄,也就是說我們對於這些不健康的東西的出離、捨。第一、由受心斷壞故捨。第二、勢力斷壞故捨。第三、由作業斷壞故捨。第四、由事物斷壞故捨。第五、由壽命斷壞故捨。第六、由善根斷壞故捨。

●佛與自己的關係不是意識連結,佛與自己的關係是因為清淨相應,所以你要去找佛,先得看到自己的清淨,那麼你原來所建構起來要學習,就變成一種自然的力量,要開發就變成一種自然的驅動力,那個才是可往生西方極樂淨土。真正清淨的信跟願,我們開始的時候,是放在二分法比對的信,因為信那裡莊嚴,信佛會給我指導,信那個地方是我最後的故鄉,而願,是用二分法,我捨此就彼,這是對待式的願,要把這種世俗世間想法的信願,轉為就是法性清淨的自然相應。原始所發第一個念上求與下化,它連貫起來就是佛性,也就是我們清淨本來的面目。

至最上方 至功能表 回首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