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數列表
1
-
49
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之十六觀 007
●觀法會產生的比對跟法義,如果都沒法義,第一只能觀出這個相,但是要觀出這個相,必須內心做了一個極為明確的出離,也就是捨。自己必須捨去原來堅持的念,那是很細微的根,也就是無明。以此觀出來後,會得到輕安,會從煩惱裡面轉出來。所以每一觀,都不是這麼平面的只把相現前。故苦 空 無常 無我,是相現前之後比對法義,比對法義才知道自己生命的現場,不斷地在彈奏自己五蘊之曲。
●修禪定而得之功德,水具有潤澤生長體性柔軟等二德,所以修行者,觀水或是觀什麼?必須入三昧,在禪定當中,本身就會把自己動盪的世間五蘊,所有的東西都捨掉,捨掉之後,入自己清淨的本體,也就是我們本來無一物的原來面貌,本來面貌,其實每一觀都是為了達那個點。
●【佛告阿難及韋提希 水想成已名為麤見極樂國地 若得三昧 見彼國地了了分明 不可具說 是為地想 名第三觀 佛告阿難 汝持佛語為未來世一切大眾 欲脫苦者 說是觀地法 若觀是地者 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捨身他世 必生淨國心得無疑 作是觀者 名為正觀 若他觀者 名為邪觀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