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第11講

集數列表

1 - 90
91 - 116
1 - 15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 - 30
31 - 45
46 - 60
61 - 75
76 - 90
91 - 105
106 - 116

行由第一
「明曰:『惠明雖在黃梅,實未省自己面目,今蒙指示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今行者,即惠明師也。』…惠能曰:『法師講《涅槃經》,明佛性,是佛法不二之法。如高貴德王菩薩白佛言:『犯四重禁,作五逆罪,及一闡提等,當斷善根佛性否?』佛言:『善根有二:一者常,二者無常;佛性非常非無常,是故不斷,名為不二。』』」

  •      「指授即無」,要是有指導教授,那就不是了。佛性是沒有辦法用教授來的,是用體悟來的。教授是辦法,是一個手段,聽經聞法就是學習那個辦法、那個手段,它沒有辦法給予你佛性。
  •        六度不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進、禪定、智慧嗎?不是禪定才能得解脫嗎?解脫之後才能五分法身,得解脫知見,為何不談禪定解脫?這樣《涅槃經》是要講什麼?這是在講一個整體,而佛所說的三藏十二部,是給我們的辦法,我們常常把辦法以為就是究竟,其實錯了。法門是要契入佛法之門,這法門是一個辦法。我們常常把法門當做自己的佛性,那是兩碼子事,這個是要幫助我們走進去的。
  •        禪宗講的是般若智慧,這個禪不是禪定的禪,《六祖壇經》不是在講禪的辦法,是直接在講般若智慧,般若智慧本自具足,把外面的東西都撥掉,就會徹見自己的佛性。由自己的佛性再發展,自然運作,幫助眾生也徹見他的佛性,這個就叫佛法。
     
至最上方 至功能表 回首頁